This website requires JavaScript.
    arrow right
    arrow right
    關閉

    賽馬會「幼稚園角落設置比賽」 六間幼園獲獎提倡探索式學習

    媒體報導

    2025 年 04 月 23 日

    15 : 17

    • 【探索式學習/賽馬會/幼兒教育/幼兒園】近年幼兒學界重點提倡「探索式學習」,讓小朋友能夠多從生活中進行探索,從中學習各種知識、創意、人際關係技巧和正向學習態度。賽馬會「智.幼.趣」計劃多年來透過各種方式為本地幼教同業及家長提供教學資源、培訓及支援,上月計劃舉辦首屆「2025年幼稚園角落設置比賽」,49間幼稚園參與其中,經專業評審團從兒童適切性、探索提問、物料運用、環境氛圍、歷程記錄以及美感共六大因素評選,最終6所幼園獲獎,當中包括:禮賢會順天幼兒園、香港聖公會夏瑞芸幼兒學校、基督教香港崇真會安強幼兒學校、保良局李樹福幼稚園幼兒園、基督教香港崇真會安怡幼兒學校及基督教宣道會安泰幼稚園。

       

    • 禮賢會順天幼兒園 《色彩雨傘大冒險》

      幼兒可以利用蠟筆在畫紙上隨意創作,製造屬於自己的雨傘,再透過觀察滴水後雨傘之變化。通過自己動手做及思考,提升他們的好奇心和對科學的興趣,同時培養解難能力和創造力。

    • 香港聖公會夏瑞芸幼兒學校 《護蛋大行動》

      在築鳥巢的過程中讓孩子接觸不同的大自然物料,在提供多感官體驗下促進孩子對大自然的好奇心與動手探索的興趣。

    • 基督教香港崇真會安強幼兒學校 《蛋蛋大調查》

      蛋中蘊藏著許多科學知識,適合幼兒主動探索。透過觀察和與蛋的互動,幼兒可以增進自我探索能力,並展現出有趣的發現。這項具挑戰性的活動,能夠幫助幼兒更好地組織對蛋的零散知識。

    • 保良局李樹福幼稚園幼兒園 《杯影奇景》 《幻影彩築》

      在「杯影奇景」活動中,幼兒將動手製作簡易投影儀,探索光與影的關係。透過此活動,幼兒將認識光線沿直線傳播的科學原理,理解投影如何形成,並激發他們的創意思維與想像力,設計獨特的投影圖案。

       

       

      糅合科學與藝術的「幻影彩築」,幼兒將動手製作幻彩小屋,探索透光物體與光的關係。幼兒能發現光線穿過帶色的透光物體時,可做出相應的顏色光,若把不同顏色的透光物重疊,便生成新的顏色。此活動能為幼兒打開探索光影的大門。

    • 基督教香港崇真會安怡幼兒學校 《有趣的沙》

      大自然的沙是孩子進行探索的良好媒介,他們透過親身操作,自由探索沙的質感、流動與可塑性,從而滿足孩子對大自然的好奇心,體驗探索的喜悅。

    • 基督教宣道會安泰幼稚園 《扎染坊》

      讓幼兒透過實驗與觀察來理解顏料滲透與圖案變化的原理。例如,幼兒可以通過改變布料折疊、綁紮的方式,觀察如何影響染色效果。透過這些探索,幼兒不僅能發展手眼協調能力和創造力,還能在反覆試驗中培養探究精神。

       

      基督教宣道會安泰幼稚園校長林玉梅表示,人的成長和發展是「一個不斷與外部環境進行資訊交換的過程」,因此從環境中學習是幼兒主要的學習方式,也可以讓幼兒在環境中,能夠促進幼兒的主動學習。此外,是次比賽幼兒獲益不少之餘,老師亦是收獲者,因為透過活動能夠讓老師們觀摩其他學校,學習同業如何設計題目和教學策略,讓幼兒更自動進行探索。

    • 6幼園獲獎   望為幼兒築起探索基地

      基督教香港崇真會安強幼兒學校校長陳淑萍認為,環境本身就像一位無聲的教師,在富啟發性探索區和自主操作的環境能培養幼兒的好奇心,但幼兒的專注力有限,因此教師需要策劃簡單而有趣的活動,讓幼兒能根據自己的興趣自主選擇活動。幼兒在得獎角落設置進行探索過程中展現出極大的好奇心,也提出了許多有趣的問題,如「皮蛋是熟的嗎?」和「蛋會變軟嗎?」,幼兒的好奇心能驅使他們成為主動的學習者,正是探索最好的起點。

      香港聖公會夏瑞芸幼兒學校校長黎玉妹期望透過得獎角落設置達致「兒童發現、發現兒童」的教學理念,以兒童的興趣和發現為課程之本,把學習與生活連結,學校更特意帶同幼兒在九龍公園「百鳥苑」實地觀看鳥兒棲息地,了解鳥兒的需要,回到學校的得獎角落設置再主動嘗試「築巢」,以日常生活中的物料來築巢:繩子、碎布等,成功解決「樹枝築巢會散開」的困難,過程令幼兒充分成就感,更引導他們獲到不同的發現及主動提出問題,成為學習中的主動者。

       

      幼兒展現好奇心 主動嘗試探索

      保良局李樹福幼稚園幼兒園校長林佩儀分享幼兒初期參與角落設置活動《杯影奇景》動手製作簡易投影儀時,大多只是「玩」材料,未能深入探索背後的科學概念,然而老師其後加入循序漸進的活動設計,調整材料的呈現方式,以及運用KWL (Known, Wonder, Learn),透過問題引導及觀察紀錄,幫助孩子反思和延伸學習,從而激發他們的好奇心與學習動機,促進全面發展。

       

      禮賢會順天幼兒園校長李素貞希望藉着是次機會,讓老師們可以反思及審視現有的教學環境,進一步優化設計,使幼兒在學習過程中更投入、更有趣。在整個角落設置的設計過程中,他們面臨的最大挑戰是課室空間有限。老師不想幼兒只局限在枱面上活動,因此老師決定採用可移動式和多功能的家具設計,以增加活動空間的靈活性。老師透過多次的討論與調整,最終成功打造出一個既有趣又實用的學習空間,讓幼兒能夠自由探索和學習。他們認為,是次活動最大的得著並非獎項,而是看到幼兒在角落設置進行活動時充滿笑容和興趣。

       

      勉家長與孩子一同做小實驗

      基督教香港崇真會安怡幼兒學校校長梁淑萍認為「探索式學習」將會是未來教學的大趨勢,故希望能夠繼續優化其角落設置,同時鼓勵幼兒在學校的學習能有效延伸至家庭,因家長對小朋友同樣影響很大,校方會與家長並肩同行,為其提供各種教學支援,例如推薦家長在家中進行各種小實驗,完成後小朋友和家長可以帶同作品參與進行在校分享會,與他人進行交流,讓幼兒與家長都能透過活動得到增值的機會。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