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記憶的個別差異:社會經濟地位、 教養方式與社會
儘管工作記憶的個體差異在幼兒期很容易觀察到,但導致這些差異的因素和機制仍存在不確定性。李教授將討論兩項涉及香港和曼谷的幼兒園兒童的研究,探討社會經濟差異和育兒實踐的角色,查證學習機會和文化差異對此影響之可能性。
研究辦事處致力推動迅速發展、極具挑戰性的幼兒教育行業,學院積極與專業界別人士互動溝通,與政府和行內領袖緊密合作和交流,並進行深度研究,提升香港幼兒教育的水平和國際地位。
我們善用從公營和私營機構所得的資金,推動和監察各類型研究項目的進度。 作為幼兒教育行業的先鋒、全亞洲第一所專注幼教的高等教育院校,學院樂於與大眾分享最新研究成果,並協助舉辦公眾講座和會議,將幼教的最新趨勢和知識帶入社區。
研究辦事處的成立秉持三大目標,包括提升學院的研究能力、研究文化和研究品牌。我們期待與各方合作,包括:
地址: 香港仔田灣田灣山道2號耀中幼教學院4樓研究辦事處
電郵: research@yccece.edu.hk
儘管工作記憶的個體差異在幼兒期很容易觀察到,但導致這些差異的因素和機制仍存在不確定性。李教授將討論兩項涉及香港和曼谷的幼兒園兒童的研究,探討社會經濟差異和育兒實踐的角色,查證學習機會和文化差異對此影響之可能性。
“兒童·遊戲·課程” 港通早期兒童教育研究中心首屆國際學術論壇
凱西·西爾瓦教授是一位教育心理學家、世界知名的幼兒教育家和專家。她是牛津大學教育心理學榮譽教授,在哈佛大學獲得心理學和社會關係學士學位,並擁有哈佛大學發展心理學博士學位。
由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學部李敏誼教授主講,《比較學前教育》是面向學前教育專業本科生及相關教育工作者開設的線上課程 (https://www.icourse163.org/course/BNU-1206418809)。它旨在探討多個國家及地區廣義學前教育,包括幼兒教育與保育/ 託育(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and Care)的歷史進程與最新進展,包括學前教育思想的發展與變革、國家課程架構的發展與實施,以及幼小銜接、託幼整合與永續發展等當代挑戰。此課程獲教育部選定為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
這次分享以實踐為中心,探討如何在幼兒教育中推行兒童全人發展方法。根據以往對同時教育不同年齡、有高風險以及有特殊需要兒童之情況下的實戰經驗,Ana會分享此方法的來由、關鍵概念及其作為幼兒教育中基本及最適切幼兒發展的應用。
許楨博士於10月28日學院資訊日帶來一個題為「勤有功,戲有益」21世紀新蒙學之公開講座。切勿錯過機會了解遊戲中學習和蒙學。
賽馬會幼兒「喜步」計劃的第八場免費「公眾講座」邀請到現任香港浸會大學持續教育學院副院長(課程拓展)暨幼兒及基礎教育總監 李南玉博士 ,為我們探討如何啟發嬰幼兒社交及情緒發展。
上一場公眾講座反應非常熱烈,再次感謝各位家長及同工踴躍支持! 賽馬會幼兒「喜步」計劃的第七場免費「公眾講座」邀請到衞生署認可教育心理學家 沈愛道女士 ,為我們探討不同性情的幼兒的特質及教養技巧。